广西贺州市:发展沼气新能源 服务“三农”惠民生
发布时间:
2018-09-11
来源:
近年来,贺州市能源部门大力发展沼气新能源,充分发挥沼气池综合利用效率服务“三农”,推动了生态农业发展、改善了农村卫生环境、促进了农民增收节支。
发展沼气能源建设,推动生态农业发展。贺州市能源部门把沼气能源建设与发展生态农业相结合,以沼气建设为纽带,因地制宜发展“猪-沼-菜”、“猪-沼-果”、“猪-沼-茶”等生态农业模式,形成“养殖—沼气—种植”的良性循环体系,打造八步蔬菜、平桂马蹄、钟山贡柑、富川脐橙、昭平茶叶等享誉区内外的优质农产品品牌;通过发展沼气能源,改善农业生态环境,提高农业生态效益。目前,该市已获得无公害农产品、绿色食品、有机农产品认证的农畜产品45个、广西优质农产品12个;2013年,该市发展蔬菜、瓜果、茶叶等生态农业种植面积60多万亩,年供港澳地区和广东广州、佛山、肇庆等市达100多万吨。
发挥沼池应有功能,改善农村卫生环境。贺州市能源部结合垃圾分类处理原则,充分发挥沼气池功能,把农村畜禽粪便、生活污水、生活垃圾作为沼气原料,进行无公害处理,实现节能减排;将沼气池与改厨、改厕、改圈“一池三改”项目、农村环境整治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,统一规划,配套建设,改变农村柴草乱堆、垃圾乱丢、厕所乱搭、猪圈乱盖、污水横流的现状,改善农村卫生环境,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。近年来,该市通过沼气池建设在全市5个县(区、管理区)打造出了西南村、美仪村、大同村、道石村、厦岛村、茶青村、马山村、江口村等30多个新农村示范点。
充分利用沼气能源,促进农民增收节支。贺州市能源部门积极指导农民充分利用沼气能源,把沼气用作生活燃料,把沼渣、沼液作为优质有机肥用做农作物施肥,达到了节约生活燃料、化肥、农药等支出的目的,促进农民增收致富。据悉,一座8m3的沼气池,年产沼气350立方米,可节省煤、气开支800多元;年产优质有机肥10-20吨,节省化肥、磷肥开支200多元。截止目前,该市累计建设沼气池18.8万座,年产沼气8460万立方米,节约薪柴37.6万吨;年产优质有机肥46.81万吨,为农民增收节支3.76亿元。
关键词:
上一页